(原标题:武平邱福平:“仙草大王”传奇 惠及千万农户)
图为邱福平在他的仙草种苗示范基地
这种跨越,提升了下坝的经济产业,惠及了千千万万的农户,辐射了闽粤赣边的客家村庄。
山乡少年,负笈学技
武平县下坝乡与广东省平远县差干镇相邻,著名的下坝墟是历史上闽粤赣边重要的商贸重镇,成为客家人不断播迁的重要通道。现在下坝乡总人口不过7000人。下坝乡地势低,平均海拔约180米。邱福平所在的下露冕自然村,人口不满百,农民的房屋均依山而建。这里的村民特别勤劳,历史以来就有种植仙草和栽培食用菌的传统。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平时喜在低洼地带生长,不用施肥,不用打理,任由生长,它是制作客家凉品仙人米反(也叫仙草蜜)的重要原料。每逢炎炎夏日,从田里劳作归来的农人,喝上一碗滴注蜂蜜的仙人米反,实在是人间幸事。只是以前在田间地头或山溪圳边零星种植,根本不成规模。
1982年下坝中学初中毕业的邱福平,特别爱钻研。望着房前屋后的丛丛仙草,开始琢磨,如若能让仙草变成钞票,那真是下坝人的福气啊!下坝山高林密,野生灵芝多,如果能把灵芝种在田里或者大棚,那一定是造福乡民的大好事。
1984年,邱福平18岁。他听人介绍,只身来到福建农学院自费参加实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早晨6点就起床乘车,下午4点钟才到达福州。到学校后,利用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一有时间就向老师请教,或与同行切磋栽培技术,心想一定要把灵芝栽培技术学到手,回到家乡后才有一技之长,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好几个月。学成回乡后邱福平就在家乡创办武平县露冕真菌厂,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把山上的灵芝采摘下来,分离,再进入组培室培植。”邱福平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