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灵芝能治疗多种病症,所以人们喜欢把它称做“仙草”。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新县村,这种“仙草”在盐碱地上生根开花。
盐碱地里种粮难土地撂荒心难耐
在新县村,种植户刘长山正在大棚里忙活着。说起自家盐碱地里长出的灵芝,刘长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但是这甜蜜的笑容背后,却是一路艰辛。
“俺家的10多亩田地盐碱程度高,不好长庄稼,打小看到别人家地里的庄稼大丰收,俺就眼馋得很,愁得睡不着觉。”为了能从盐碱地多“刨出点银子”来,刘长山可是没少动脑筋,他说,“后来村里有了退耕还林政策,俺就把这些地全部种上了速生杨,尽管和种庄稼相比,这树苗的长势还算不错,可因为自己刚开始技术不过关,对市场行情也不太了解,种了4年的杨树,也没给俺家多换来几个钱。”
对自家盐碱地束手无措,刘长山夫妇二人一起外出做起了销售建筑扣件生意。“做生意其实是件挺无奈的事儿,家里几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看着自家地荒着,俺心里不落忍。”尽管离开了土地,可刘长山心里却一直牵挂着,每每回村,他都要到撂荒的地里看看。
建起大棚种“仙草”一年收益百万元
恰在此时,一位亲戚提供了条令刘长山眼前一亮的信息——盐碱地上种灵芝。
“在亲戚的帮助下,俺们联系到了上海农科院的专家,专家说盐碱地不但可以种灵芝,效益还不错。”这使刘长山看到了希望,但种植灵芝需要10万余元的投资,一番筹借后,刘长山终于建好了大棚,可新的困难又出现了。“菌种需要高温消毒,按照规程,要有锅炉,可那个时候买不起,俺就用土法,把菌种放到大锅里蒸,为了保证及时做好菌棒,俺曾两天两宿没合眼。”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灵芝长出来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年的夏天雨水很大,两个大棚全部坍塌,虽然长好的灵芝没有全部被砸坏,但正要准备采摘的孢子粉却没能收上来,一算账,连同大棚他损失了近10万元。“好在那年灵芝卖出了好价钱,才没让俺血本无归。”刘长山回忆道,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依旧看到了盐碱地种灵芝的可行性,他决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后来镇里为俺协调了5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坍塌的大棚重新建了起来。俺夏天种灵芝,冬天种平菇,去年一年收入超过了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