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大棚种“仙草”年收百万元


    【发布日期】:2014-05-30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作者】:宋月辉 徐树忠 王虎城

      春夏秋冬棚不空挂袋木耳获成功
      种植灵芝让刘长山在盐碱地上赚到了第一桶金,可灵芝不太适宜在冬季种植,如何提高效益,实现一年四季不空棚呢?
      刘长山想到了种植木耳。
      一番考察后他发现,大部分木耳种植户,都是把木耳菌棒放在架上或者地上。因为有一个着地面,所以相对而言,长得木耳要少一些,要是能把菌棒挂起来,木耳收益岂不是更高?
      可当时在沧州,挂袋木耳种植还没有大范围推广,刘长山和聘请来的技术员商议,先少量引进,进行种植试验。如果种植成功,再加大投入。“俺先引种了一个棚,第一茬就采摘了150多公斤木耳,每公斤卖到了近百元。”刘长山算了一笔账,“每亩大棚可以挂6万袋菌棒,每袋菌棒可产50克干木耳,每公斤干木耳市场价格达到了90多元,一个棚毛收入就是24万余元,除去菌棒和建棚投入,每个大棚纯收入可达13万余元。”
      试验成功后,刘长山随即扩大了种植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长山盐碱地上的事业越做越大,目前东光县、南皮县和沧县等县市的10余位种植户与他签订了预订种植协议,准备引种挂袋黑木耳,仅孟村当地的一位种植户就预订了10多万支菌棒。
      联合村民齐致富“农超对接”效益高
      刘长山在盐碱地上成功种植灵芝和黑木耳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农户也有了种植意向。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全村一起富才成。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既可提高产量,也可帮助他们致富,何乐不为。”刘长山和爱人一起,及时成立了东兴食用菌合作社,并在孟村和盐山县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专卖店,同时搞“农超对接”,把灵芝和木耳运进了超市。
      如今,合作社的灵芝和木耳远销陕西、内蒙古、广西和四川,供不应求。
      为了让更多农户能种上灵芝,刘长山决定,凡是合作社员,菌种全部实行赊销,灵芝和木耳签订回收合同,等社员们收获了灵芝或木耳再归还菌棒的本钱,这样种植户就不用在有负担的情况下种植,而他为种植户承担起了成本的压力。人们都说灵芝是“仙草”,刘长山表示,过去盐碱地里收成低是因为缺乏好信息、好技术,如今,他用行动证明,只要物尽其用,盐碱地里也能长出“仙草”,并为千家万户带来致富的希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