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地栽黑木耳”也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该技术改变了原来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装袋,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使黑木耳栽培从林间走向了田间大地。地栽黑木耳技术有效拓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这种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也促进了产品天然无公害栽培,黑木耳的生物转化率和产品商品性都得到了提高,并更加利于黑木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随着地栽黑木耳技术逐步被认可,各黑木耳产区引进地栽黑木耳技术,在基地内实现露地黑木耳栽培试验。2009年,四川泸县的天凤黑木耳基地从2013年引进了地栽黑木耳技术,建成了菌车间,购买了相关的消毒、养菌、蒸料、嫁菌等全套设备,经过几个月的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据了解,地栽黑木耳袋产干黑木耳40到60克,是木段产量的7.9倍;周期仅2到3个月,是木段的1/10。栽黑木耳每亩每季平均需投入1万余元、栽培1到1.2万袋,每亩可产干木耳600到700公斤,一年栽培两季,每亩可产干木耳1200到1400公斤。如按每公斤6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一季收入3.5到4万元,一年栽培两季,每亩可实现年收入7到8万元。2013年,天凤黑木耳基地的“天凤黑木耳”荣获国家有机农产品称号,年收入达到500万元。据基地的负责人雷良高夫妇介绍,“经过市场考察和农业部门的详细论证后,我们认为,地栽黑木耳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将按三期计划完成实施。”一期计划投资30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大量吸收当地农户参与地栽黑木耳种植,为当地农户创造500个就业岗位;二期计划投资500万元,将建立一个集办公、加工、包装、收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厂房。三期计划将目前农业项目进一步多样化,充分利用这一块绿色宝地,发展更多的绿色有机食品,进一步对地栽黑木耳、反季节花香菇新品种的培育,形成产、供、销、储存为一体的生产模式。
目前,泸县天凤黑木耳基地积极从陕西引进在地栽黑木耳技术和人才,开展地栽木耳原种繁育、技术培训、原材料供应、产品收购与销售、信息咨询等业务,该基地将发挥好泸县地栽黑木耳示范作用,带动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