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农收入翻几番
据了解,传统蘑菇种植使用的肥料是牛粪和稻草。我省非养牛大省,牛粪资源紧缺,价格也较高,一般在1500元/吨~2000元/吨;稻草一年只有两季,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因此,以往我省只能在冬季种植蘑菇。
陈钟佃、吴飞龙两位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表示,用猪粪渣和杏鲍菇菌渣替代牛粪和稻草种植蘑菇,成本下降了不少,猪粪一吨只要约200元,而且利用猪粪渣和杏鲍菇菌渣种植蘑菇可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实验表明,利用猪粪渣种植双孢蘑菇,产量与用牛粪和稻草种植双孢蘑菇相当,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标准。科研人员种植了双孢蘑菇1.5万平方米,消纳猪粪渣600吨,替代干牛粪300吨,节约牛粪成本30万元~40万元,出菇后的蘑菇菌渣还可作为堆肥原料再利用。
现在一公斤蘑菇能卖14元~16元,而冬季时一公斤蘑菇只能卖6元。成本下降了、产量增长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菇农的收入翻了几番,种菇的积极性也就高了,愿意增加投入建厂房,实现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蘑菇。
种出的蘑菇
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10日,记者来到位于福清的省农科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实验站。那里虽然有养着1万多头猪的养猪场,但是走在猪场四周,记者没有闻到臭味。
陈钟佃带记者参观了5月31日刚播种的菇房,那里安装着空调。夏天气温高,需要用空调将菇房的温度调节到蘑菇生长需要的温度。经过发酵的猪粪渣作为种植蘑菇的肥料,堆在菇房里竹制的种植架上。站在菇房门口,记者没有闻到猪粪的臭味,只闻到一阵阵清香。拌有菌种的猪粪渣上会覆盖一层薄土,一个多月后,蘑菇就长出来了。
陈钟佃说,以猪粪渣为肥料种出的蘑菇更加紧实,看起来更漂亮。猪粪经过固液分离和发酵,所有有害物质都被分离出去,只剩下蘑菇成长所需要的养分,用猪粪渣种出的蘑菇完全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据了解,今年1月,林代炎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南方集约化养猪场粪污高效分离与循环利用集成技术”,被评为2013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