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为农户解决资金、技术、销路问题,让农户看到效益,再扩大规模。”李锦华对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设计,“3元的菌棒只收1元的定金;随行就市,无论市场行情怎样,都以3.5元保底价回收全部产品;应用北京中国菌业的技术,采取“傻瓜”式种植模式,有20多个技术人员驻守合作社,水、温度、采摘现场指导。”为此,锦程菌业今年只生产500万菌棒供8个育苗小区500栋大棚试种。
在锦程菌业的香菇大棚里,来自浙江的“香菇一家人”是种香菇的行家,丈夫去年从北京来到锦程菌业当技术员,妻子在北京只经营了19栋大棚,挣了40万元。今年带着父母、孩子和弟弟、弟媳也来到这里,承包了20栋大棚。“这里的土质好、昼夜温差大,能刺激香菇生长,丰收有信心。”正在摆棒的妻子给记者做着示范。
30多岁的佐洪池,高中毕业后一直务农,家里的3垧地每年的收益只够年吃年用。“今年加入锦程菌业合作社后把土地流转出去,得2万多,又包了5栋大棚种6万棒香菇,大棚免费使用,每栋政府补助1000元,按每棒收入1.6元计算可多收入10万元。”
小香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李锦华有更长远的设想:“富锦3.9万大棚可栽培3亿棒,菇农纯收入可达4亿多元,未来还可以扩展到周边地区。现在我们已向产能1亿棒迈进,将各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菌业联合社,把菌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争得话语权,提高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