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酒水类。主要是用色素、甜味剂等勾兑红酒,有的用大桶红酒分装后标称是原瓶进口;用酒精等勾兑廉价白酒冒充品牌白酒或者“洋酒”;用普通的自来水、井水等灌装生产大桶的矿泉水、纯净水等问题。这些水中的菌落总群往往会严重超标,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应选择正规的商场、品牌。
七是蔬菜类。主要是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有的农药使用量大造成农残超标。有的在加工香菇、金针菇中使用硫磺、吊白块,用来除色、防腐。日常生活中,在食用蔬菜前可以用淡盐水或食用碱水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八是小零食。主要是大量存在于中小学周边的价格低廉的小零食,这些食品往往名字古怪、颜色鲜艳、口味奇特,大多是“三无产品”,有的菌落总群、防腐剂、色素等超标严重,广大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购买。
九是保健食品。这是一类特殊的食品,需要有专门的审批才能生产、销售,如果发现保健食品包装上没有“蓝帽子”专用标志,批准文号查询不到,肯定不是合格产品。另外,如果有保健食品宣称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可能是虚假宣传,也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警方提醒市民,购买食品不要贪图便宜,因为问题食品成本很低,销售者为了快速获利,往往采取低价销售。另外,要尽量到正规大商场购买,正规的大型超市、商场进货标准和管理制度相对规范,所销售的食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
警方表示,群众发现问题食品后应及时向食品行政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对于数量巨大或者危害严重的,可通过电话、互联网信箱等方式,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警方将依据《山东省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的规定给予奖励。同时,公安机关对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对威胁、报复举报人的,将依法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