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解读现实版的“新白娘子”(组图)


    【发布日期】:2014-06-2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州)
      千钧重负她手持一把自剖的利刃
      “康老”,是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康源春。
      事实上,“康老”比苏大军小3岁。“称呼康老更多源自情感。我的每一次沟坎,都是他在帮扶,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他有关。”
      苏大军的事业曾在园林景观领域如日中天,2003年开始转向食用菌。她知道,创新与颠覆,从来就充满风险,但一系列的艰难还是超出了承受极限—因不谙微生物娇贵之道,她的菌菇遭遇杂菌感染一下子就赔进去50多万元。打听到康源春是河南食用菌领域的“腕儿”后,苏大军直奔康源春位于中牟县的综合试验站……
      两人结识正值SARS横行,看着眼前的苏大军满脸泪水,康源春未及停歇便答应去荥阳广武基地查看。病毒肆虐,全民防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各个路口、所有村庄,把口堵截的都是一身生化服。“中牟县距离广武镇60公里,居然走了5个多小时。”据康源春说,第一眼的景象让他呆了:眼前的一包包病菇毒菇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他脑子里飞快掠过一组数据:以当时的成本一包2元计算,8000包病菇一天苏大军就要扔出去1.6万,换谁都难活啊。
      在使出浑身解数平息了病菇泛滥后,康源春只说了三个字:深加工。
      自那时起至今的9年,灵芝杏鲍菇茶树菇……先是一系列零污染食用菌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之后,100%纯菌菇蕾汁和面,不加一滴水的“菌菇宝贝面”成为河南教育界、科技界、金融界、医学界的“宠儿”,2008年进驻香港、澳门市场后十分抢眼。
      个头不足1.6米,却有张贵气的脸。康源春眼里的苏大军“天生就是个干大事儿的人。”祖籍荥阳市广武镇的苏大军姊妹4人,她排行老大,16岁便辍学养家。离开广武走进郑州,小小年纪搬运几乎与她体重等重的麻袋和砖。像牛一样吃草挤奶,像男人一样出力流汗。
      正像自己拿着一把利刃把自己的盔甲一层层剥去—她很小就认为,疼痛之后,失去的会是枷锁,孕育的一定是春天。
      浑然天成菌菇面蛋白质含量是奶粉的4倍
      通常,人们会觉得苏大军外表温柔内心强大。
      2003年到2008年,苏大军把固体菌种改良为液体菌种。食用菌栽培包括制种、打包、接种、管理、采菇、出菇等多个环节,由于栽培过程菌类突变性极大,要求极高,苏大军又杜绝使用农药、化肥,为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她不断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改进制种条件,即便午夜12点,她和她的团队仍在加班加点做实验。
      历时3年6个月,数万次的尝试之后,苏大军最终研发成功并上市推出了“菌道”菌菇面。虽然定位是小孩子,事实上,这种菌菇面人人都可吃。彼时,她已把在园林景观上挣的钱全部投进了“菌菇宝贝面”。
      菌菇是一种“智能”食物,在河南彤瑞销售触角未能触及的北上广,业界精英们靠“走私”获享菌菇宝贝面。
      河南省科技厅一份《食用菌原汁挂面制作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显示,苏大军的“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金针菇、猴头菇等营养挂面配方中,食用菌的添加比例高达30%以上,是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和病后体衰的食用菌功能性挂面……”
      在王传福、王卫国、张思礼、赵永亮、董玉山、王安建、邱立友等众专家的笔下,苏大军的“食用菌加工工艺属全国首创,独一无二,彻底颠覆了传统工序……”
      苏大军自谦是只“农业蜗牛”。一位熟悉她的媒体记者则认为“才俦道韫风仪贵,智比陶朱事业兴”才是她的真实写照。
      “将食用菌原液引入面食,苏大军是首创者。”在她的认知里,菌菇面属于不是挂面的挂面。她说,面,只是一个介质,一个载体,菌菇汁液才是她真正想让消费者吃进的营养。
      据了解,菌道菌菇面的蛋白质含量是优质奶粉的四倍,是“最名贵营养品”。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