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长沙市第一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内,27岁的易女士依然昏迷。
几天前,易女士和家人一起吃饭,4人吃了山上采来的蘑菇中毒。仅易女士怀孕的弟媳因担心野蘑菇对胎儿不好,只尝了小口就没吃了,躲过一劫。
“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所以及时就医就很重要。可这一家他们没有及时就医,耽误了一天多时间。”6月20日,长沙市第一医院ICU医生戴瑶说。
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湖南的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夏季,其中6月份、9月份以毒鹅膏菌中毒为主,尤以灰花纹鹅膏菌发生率最高;7-8月份多发生亚稀褶黑菇中毒事件。这两种蘑菇毒性极强,致死率高。其他常见有毒种类有:环柄菇类、长在牛马等畜粪上的蘑菇、一些受伤变绿色或菌褶带绿色色泽的种类、长在有毒植物附近的蘑菇。
近段时间以来,从6月14日至19日,仅湘雅三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13例蘑菇中毒的患者。19日一天之内,多达6例患者前来就诊,包括一对母女和一对夫妻。到20日,仍有4名患者在急诊抢救室,2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所幸暂无死亡病例。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一定要慎重。一旦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症状,要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尽快送医救治。尽可能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