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一直称之为食用菌栽培,这种提法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从学术上、产业地位上使食用菌产业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地位。梁枝荣教授认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于高等生物的植物、动物、菌物。植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多而粗,营养不足;动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少而精,能量过剩;而菌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好而全,营养保健。基于这个基础,梁教授提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生产称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食用菌类的生产应该称之为培植业。培植业作为城乡一种新兴的产业,将同种植业、养殖业一样,成为现代大农业中的三大组成部分。 植物、动物、菌物三大类高等生物是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种植业的产品和下脚料是养殖业的饲料和培植业的原料,养殖业的副产品畜禽粪便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培植业的原料;而食用菌培植业的下脚料和产品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养殖业的饲料。
据梁枝荣介绍,事实上,全球每年的农牧业废弃物为 5000 亿公斤,而森林废弃物为 1000 亿公斤,我们可以利用这 6000 亿公斤的废弃物干物质生产出 3600 亿公斤新鲜食用菌产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人每年平均获得蛋白质含量高达 4% 的 60 公斤新鲜食用菌食品。
黑龙江新地食用菌培植合作社联社法人纪振生认为,以食用菌为主的培植业是刚刚兴起的新型产业,是 21 世纪大力发展、大有前途的产业。食用菌培植业的兴起,将突破农业由种植业、养殖业组成的传统概念。人类的食品组成也将有一个革命,由传统的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二维结构变成由现代的植物性、动物性、菌物性食品的三维结构,将确立起科学合理膳食结构的基本框架。他说,成立食用菌培植联合社,就是要把梁枝荣教授提倡的这个理念接地气,落实到农民心中,落实到基层合作社,这样才能大力推广食用菌培植业的发展,也才能实现农业生产领域三大基础产业的完美结合,共同推进人类健康发展。
纪振生说,将以这个合作联社为基础,联合《沐野论坛》的专业技术人员,致力于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栽培模式,把食用菌培植业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