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食用菌,柳州市具有丰富的原料、优良的气候条件。在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的共同经营下,柳州市现在已经形成以柳城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柳北区等县区为主的食用菌常年生产基地,扶持打造了一批生产食用菌的专业村屯,带动众多菇农经营致富,食用菌生产规模在全区名列前茅。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公司集菌种培育、生产、销售为一体,针对一年四季的市场需求,培育反季节秀珍菇,其收购价为9~11元/公斤,参与种植的菇农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目前,公司建有高标准菇棚共15000多平方米,年可袋栽200多万袋食用菌;有四条菌袋生产线,年可生产菌袋1000多万袋。这带动了当地农民袋栽食用菌,年创经济效益7800万元。
而在鹿寨县春天农业有限公司,菇农们并不局限于培育食用菌。该公司把食用菌、有机肥、苗木、家禽、水产、水果、蔬菜等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形成了循环农业体系。据介绍,目前该公司主栽品种为姬松茸、双孢菇、细木耳等,其中松茸干菇已在区内享有较好声誉。公司还建设了钢架大棚,将栽培食用菌后的下脚料用于种植番茄、香瓜、黄瓜等。
目前,柳州市食用菌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化、智能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企业,保障了市场上的鲜菇供应。柳州市还通过政府财力支持,使基地生产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改善了菌种菌包生产基础设施、生产设备、产品处理和加工设施装备,使其综合生产、服务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柳州市将按照现代农业标准,打造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食用菌示范园(区),参照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技术标准进行蔬菜园区建设,引领带动产业提升和发展。开展食用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开展1~3个食用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并加强采后处理、流通设施建设,以企业、合作社、专业户为主体,建立产品预处理间、冷库,解决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的突出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