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食材固守着自然的规律,坚持一年一会的节奏,这就像一场需要守候的约会,因为等待而显得珍贵,譬如荔枝菌。正值夏至时节,也是荔枝菌现身的时候。对本地食客来说,荔枝菌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人称“岭南菌王”的荔枝菌可遇不可求,要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位置、时节里头才能长出来,而且每年都是昙花一现。
一年仅生长一个月左右
眼下正是本地荔枝集中上市的时期,我们除了可以品尝荔枝,有缘的话还能遇见荔枝成熟之时成长出来的荔枝菌。日前,记者在博罗县福田镇荔枝林中,就看见果农们在荔枝树下忙活转悠,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胀鼓鼓的荔枝菌。
据了解,荔枝菌只长在高温湿热地方,在骤出太阳骤下大雨的特定气候条件下,在午夜时分悄然在荔枝林中潮湿的白蚁窝上一簇一簇地生长。“每年只有这个时节才有,并且很‘短命’,前后也就生长一个月左右。”村民苏少英告诉记者,当地人称荔枝菌叫“鸡肉春”,也有人称“五月菇”,因为它现身的时间是农历五月。
“很难找的,能找到几朵就算很不错了。”苏少英介绍,为了采摘荔枝菌,村里有不少人在天刚蒙蒙亮就到林间树下寻觅,一个荔枝林里,能找到半斤八两已属惊喜。荔枝菌的稀缺,恐怕不亚于世界三大珍肴之一的松露。而且荔枝菌与松露一样,至今仍无法进行人工培育,但比松露存在的时间更短暂。荔枝菌采摘后最好当天就品尝,要留到第二第三天,则需要连着泥土包好放入冰箱,但鲜味已不断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