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生产利用 小麦秸秆做肥料
“双孢菇从生长到收获,差不多得需要3个月的时间,包括发酵、培养、采摘这3个过程。你看,这个培养架里面黑色的土是草炭土,这些土全部都是从东北运来,种子就栽在草炭土里面,草炭土下面是培养基,也就是咱说的肥料。双孢菇的培养基就是由小麦秸秆、鸡粪、花生饼发酵制成的。像咱们现在,一天就消耗秸秆200吨。我们向老百姓收购小麦秸秆,他们能挣到钱,还能保护环境呢。”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不仅生产过程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废弃物还能变为有机肥,“双孢菇生产过程共分为4潮,这4潮结束后,这一批草炭土就不能再生产双孢菇了,必须得换掉。这倒掉的草炭土就能做成生物有机肥了。”这几日,“蘑菇工厂”刚投产,产品便被外地经销商一抢而空。“上海、青岛、济南的经销商都来了,一看咱这儿双孢菇挺好,都要多订些呢。”臧秀霞告诉记者,如今大部分产品直接销往外地一、二线城市,而她也希望能让更多济宁本地市民吃到新鲜的双孢菇,为济宁百姓打造放心菜篮子。将来,在这家“蘑菇工厂”将开展林下采摘活动,百姓能走进自然,亲手采摘新鲜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