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02/1119502121002.jp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02/1120074121002.jp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02/1120313121002.jp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02/1120588921002.jpg)
进入雨季,一连几场大雨浇灌了云南这片干涸的土地,雨水滋润过后的土地也为食客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美味——野生菌。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的松茸,到第二季的鸡枞菌,自然的馈赠在云南这片秘境愈发显得珍贵。又到一年食菌节,野生菌成为州市的“摇钱树”,成为商贩手中的“香饽饽”,成为酒店厨师锅里的珍贵食材,成为食客口中不可多得的美味,野生菌在不同地方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州市
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
在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相关资料显示,云南野生菌占全世界野生食用菌一半以上,占中国野生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在一些地方,野生菌更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
来自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迪庆藏族自治州松茸的产值约合全州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楚雄州南华县野生菌年产商品量可达4600吨左右,产值近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162个,该县五街镇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业收入的37.5%;易门县食用菌产值超亿元,连续五年举办野生菌交易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特色旅游、餐饮等诸行业的发展。全省食用菌产值1000万-2000万元的县有21个,5000万元的县有9个,上亿元的县有5个。近年来,云南野生菌关联产业不仅解决了老、少、边、穷、旱地区近2000万人的就业,还让这些山区的农民每年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