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麻地会乡焦家峪村现已发展培植户91户,栽培菌棒11万棒,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0%,按目前态势,仅此一项该村培植户户均收入超万元,人均3300元。三是技术驱动。在采取“农技干部下移、免费提供服务”的同时,高薪聘用两名专家,对菇农进行实地指导、答疑解惑。目前共邀请技术人员培训30余次,发放技术培训手册500余册,培训农民1800余人次。四是市场拉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市场行情差时,以每斤2元的保底价统一收购。五是督查促动。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督检查,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和观摩会。目前第一次观摩已结束,评出获奖乡镇3名,合作社2户,兑现以奖代补资金15万元。
在“五动”做法的推动下,目前该县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了三大特点:一是栽培品种多。在大面积培育平菇的基础上,推广香菇、木耳等新品种,开展羊肚菌、猪苓等药食两用菌的培育和研发。目前已发展香菇、木耳20万棒。二是产业链条长。目前该县惠仁菌业合作社平菇、香菇、木耳菌棒生产线,以及鲜菇真空包装、一口香蘑菇、烘干加工厂正常投产;联顺科技合作社香菇菌棒生产线已经建成。三是发展模式好。在原料取材上,利用废弃的玉米棒、木头屑、秕葵花做原料,进行菌棒生产;在培育设施建设上,利用农村废弃旧窑洞、移民新村未装修的闲置窑洞,建成温室阴棚作为食用菌发展场所,变林下经济为窑洞经济,变温室培植为窑洞经营,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快速致富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