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辆大巴带着村民代表实地考察
道庄的双孢菇种植历史要追溯到2005年。
道庄村位于西平县城旁的洪河北岸,由于人多地少,受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村里曾经兴起的多个产业都没有做大做强,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
“村里曾经兴起过种菜,但是那时候受技术、资金的限制,村民种的都是大葱等一些大路菜,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有一年,我拉着一车大葱到北京卖,到那后才知道大葱掉价了,一斤才赚几分钱。”康志远说。
从那时起,康志远决定选择其他更有市场前景的行业。2002年,康志远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了解到,南方对双孢菇的需求量很大,很多订单都出口了。康志远动心了,当即到南方考察。经过考察,康志远坚定了种植双孢菇的信心。
2004年,康志远当选为道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座谈,并咨询科研院校专家意见,村党支部作出了大规模、高起点、产业化发展食用菌的决定。
“可是,那时的村民别说种双孢菇了,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康志远说,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了解双孢菇种植,他做出一个决定:租辆大巴,带上村民代表到双孢菇种植大县实地考察。
商丘市夏邑县是当时的食用菌种植大县。一辆载着40多名村民代表的大巴浩浩荡荡地来到夏邑。通过交谈,得知夏邑菇农靠种植双孢菇盖起了气派的楼房,道庄的村民代表心动了,说:“干,人家能靠这盖楼,咱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