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飞)“只要利用现有5%的草山草地来发展菌草,就可形成一个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新兴产业,可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教授日前对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一项具体建议。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于1983年率先启动用草本植物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现在已可以用42种菌草栽培49种食用菌和药用菌。目前,菌草产业已在西北地区和四川等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林占?认为,发展菌草产业在解决生态和农村经济两大问题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菌草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可使植物―菌物―动物对资源的利用形成多次循环转化,而且综合效益高。由于菌草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多年收割,菌草的根量比一般农作物大3至5倍,菌草对土壤的网络维系、防冲能力和吸附能力强,对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山地、平衡生态具有深远的意义。林占?建议,在当前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过程中,要重视和支持菌草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菌草产业发展政策,把菌草产业纳入产业规范化管理轨道,加大菌草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使菌草产业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