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毒蘑菇 预防在先,减少毒蘑菇中毒几率
王卓介绍,市民可以通过观察毒蘑菇生长地带、颜色、形状和分泌物等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蘑菇菌面颜色鲜艳、菌盖中央呈凸状或形状怪异、采摘时分泌物稠浓或在空气中易变色等毒蘑菇往往有毒,不能食用。
王卓介绍,为了减少毒蘑菇中毒几率,市民首先不要采食或购买不认识的毒蘑菇;其次,不论是哪种毒蘑菇都要煮透炒熟,不要凉拌生吃,不能同时饮酒,因为会加快人体中的血液循环,加速中毒。再次,在学生食堂、集体食堂等集中供餐单位严禁加工野生蕈出售,这样大体上能够降低毒蘑菇中毒的几率。
毒蘑菇中毒 应立即时到医疗机构救治
王卓建议:如果误食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刺激咽喉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
一般情况下,人们误食用毒蘑菇后,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幻视、幻听等不适反应,要立即到医疗机构救治。不能及时就医的,要马上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如通过刺激咽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蘑菇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腹泻者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如果一起食用过毒蘑菇并有人出现了症状,其余没有出现症状者也要做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