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广灵县小香菇种出大事业


    【发布日期】:2014-07-14  【来源】:大同晚报  【作者】:李海鹰
    【核心提示】: 刘雁军说,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三合一的模式,由公司免费提供菌棒、大棚和技术,并负责统一回收、销售,农民只管种植和采菇。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降低了风险。公司不仅带动农民致富,还解决了用工问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年收益近700万元。
     0641151445-0
    农民正在采摘香菇       记者  刘玉军  张燕伟  摄 
      广灵县雁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壶泉镇,距县城不远。记者一行驱车从县城出发向北行,走在乡间路上,入夏的田园风光令人心醉。没走多久,就看到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阳光下闪耀,那就是雁飞合作社种香菇的基地。  
      走进雁飞合作社,随处可见电机调控的先进暖棚一字排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大棚里,一厢厢菌棒、一个个菌袋整齐有序,一朵朵香菇如花一样绽放。  
      “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很适合种香菇。我和当地一农民合租了8栋大棚,每天工作就是看温度、浇水,之后就是采菇。一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2万元,还没风险……”说起香菇,来自重庆丰都县的种植户向泽英抑制不住喜悦。向泽英今年43岁,已种了20多年食用菌,前几年她来到广灵,觉得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就留下来种香菇。  
      据雁飞合作社的技术员刘雁军介绍,这个合作社由当地人赵斌2011年带头搞起来的,赵斌已种植了30多年的蘑菇,在蘑菇种植圈中名气不小。他通过了解政策,并在县里和镇里的帮助下成立了合作社,如今已建起1000栋大棚,有20家农户加入进来。  
      刘雁军告诉记者,他们最初种植食用菌,规模小,品种多,当时种了平菇、白灵菇、杏鲍菇等很多菌类,结果增加了管理负担,效益也不明显。后来通过市场调研,及时转型调整,最终只种了香菇一个品种。如今一个菌棒每年出5茬,1000个大棚有近60万菌棒,收益可观。  
      刘雁军说,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三合一的模式,由公司免费提供菌棒、大棚和技术,并负责统一回收、销售,农民只管种植和采菇。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降低了风险。公司不仅带动农民致富,还解决了用工问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年收益近700万元。
     
    关键词: 香菇 合作社 菌棒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