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受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不利
“我散步时发现街上的行道树上居然长了不少黑木耳了,能不能采来烧汤啊?”昨日上午,网友“会飞的鱼”咨询晚报QQ通。
网友“会飞的鱼”是天台人,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前天晚上,他在街头走着,一抬头,无意间发现了前面一棵树上长了一大排黑色的小耳朵状的东西。起初他以为是树叶,走近仔细一看,发现是黑木耳。
黑色的小耳朵状的东西排成了将近一米长,用手一摸有些湿软,还很油滑,用手撕开有点儿弹性,不管是从外观还是手感,“会飞的鱼”觉得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黑木耳。
“我以前在东北看到人家种过黑木耳,应该不会弄错。”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木耳都是用椴木和袋料种植的,在闹市里的大树上怎么会长这玩意,哪来的菌种?而且,这个木耳可以吃吗?“会飞的鱼”很是好奇。
小Q联系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郑春明教授,郑教授说,野生的黑木耳是生长在枯木上的,行道树可能因为年代久远,部分树干已经干枯了,树皮出现剥落,这就给黑木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可能是黑木耳的孢子经过风吹到了树上,前阵子下雨频繁,更有利黑木耳生长。”
既然是天然的黑木耳,那可以食用吗?郑春明建议还是不要吃,因为大树就生长在路边,每天会吸收大量的尾气和粉尘,受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除了生长环境的原因,新鲜的木耳最好不要食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干木耳是经暴晒处理的成品,在暴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会溶于水,这样对于人体就没有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