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主要种植板栗、黑木耳等。近年来,宽甸县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鼓励林农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宽甸县首位栗蘑种植户23岁小伙毕诗楠成功将栗蘑种植技术引进宽甸,填补了辽宁省人工种植栗蘑的空白,也拓宽了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渠道。
今年年初,毕诗楠偶然在网上看见栗蘑这个品种,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栗蘑在我国河北、福建等地发展较好。栗蘑是生长在板栗树下的菌类,毕诗楠感觉在宽甸做这个项目有非常大的自然优势,于是他亲自到唐山迁西实地参观学习培育栗蘑菌种到种植的每个流程。回到宽甸后详细整理了栗蘑种植的资料,再结合宽甸本地气候,最终决定用大棚种植的方法种植栗蘑。由于大棚种植温、湿度很难控,于是采取均衡的方法来管理,虽然这样的种植方法蘑菇生长周期教南方生长周期长10至20天,但蘑菇口感和质量远胜过南方的栗蘑,而且采用大棚种植,与外界接触少,可不撒杀虫剂,也让本地的栗蘑成为正真的绿色食品。
从2月份种下第一批栗蘑,到4月中旬开始出菇,再到现在每天都能接到本地各大超市的定货电话,毕诗楠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下一步他要把成熟的栗蘑种植技术推广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我们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栗蘑一定会在东北的食用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宽甸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每年春节前后修剪板栗树,所产生的枝干达26.7万立方米,在以往这些枝干,大部分让林农烧火做饭了。而发展栗蘑后,这些枝条就可成为种植栗蘑的营养菌棒的原料,菌棒全年完成出菇后,还可以还田成为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提高板栗的附加值,真正实现林农增收、生态增效,使栗蘑产业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