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毒蘑菇验毒诀窍多不靠谱 曾毒翻食品监督人员


    【发布日期】:2014-07-24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提示】:杨祝良教授告诉澎湃新闻,高温加热也不一定能够杀死毒菌,比如黄盖鹅膏,毒素非常稳定耐热,高压锅压一天依旧是有毒的。大蒜变色验毒只对个别蘑菇毒素有效。
      
      《人民日报》近日发微博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野生菌中毒,并称“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菌,烹饪时油要充分,加热要充分,多放些大蒜”。
      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毒菌专家杨祝良告诉记者,这些方法并不靠谱,大蒜变色验毒只对个别蘑菇毒素有效;如果蘑菇真有毒,高压锅压一天依旧有毒。
      毒菇难辨别,曾毒翻食品监督人员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很多吃货认识和了解了野生菌中的贵族——松茸。近年来,野生菌的营养价值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雨季到来,野生菌也进入了采食旺季,但隐藏其后的中毒风险不可忽视。
      《人民日报》发微博称,“近日,昆明多人因食用野生菌中毒。去年,云南有659人因食用野生菌中毒,24人死亡。医生称野生菌中毒轻则胃肠道不适、幻视,重则溶血、损害肝肾。提醒: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菌,烹饪时油要充分,加热要充分,多放些大蒜。”
      关于野生菌,民间有很多传言,如“大蒜验毒,变色有毒,不变可吃”、“高温加热即可杀毒”、“烹饪过程多放大蒜”等等,人民日报的提醒切合了这些说法,但经过这样的处理,食用野生菌就变得安全了吗?
      杨祝良教授告诉澎湃新闻,高温加热也不一定能够杀死毒菌,比如黄盖鹅膏,毒素非常稳定耐热,高压锅压一天依旧是有毒的。大蒜变色验毒只对个别蘑菇毒素有效。
      此外,杨祝良介绍,野生菌容易出现食物中毒,这是因为村民采摘野生菌卖给收购商,收购商再交给工厂加工,最后卖到超市,野生菌的采摘收购很分散,这导致溯源和监管都很难。而有的毒蘑菇难以辨认,村民容易误采。
      不止村民不易分辨毒蘑菇,连执法人员也可能中招。
      杨祝良回忆称,他有一次去广州出差,与当地食品监督人员去一家野菌店用餐,几小时后都出现全身发软的情况,后来杨祝良与他们一起回店内检查,发现该店野生菌品种繁多,其中就混有毒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