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食品报报道,由于关税、配额、包装材料、标签规定、原辅材料上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蘑菇罐头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我国蘑菇罐头出口企业:一定要在扩大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做到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两头沉。
我国是世界蘑菇罐头重要出口国,其中福建又是蘑菇罐头的主要出口省份,占全国蘑菇出口额的70%左右,2005年出口蘑菇罐头30万吨左右,今年头两个月就出口近4万吨,货值近4千万美元。
我国蘑菇罐头出口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将于今年对罐头食品中对双酚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和邻酚环氧树脂含量实施新规定,其中前两者不得检出,后者要求含量小于1PPM,而我国目前马口铁的涂料均使用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共聚而成的环氧酚醛涂料,其制造涂料的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控制,均有可能造成此3种物质在马口铁空罐中残留。而国内罐内壁环氧酚醛材料的卫生标准仍使用GB4805-94,标准卫生指标、限量与欧盟等发达国家要求差距较大,对残留量具有检测能力的机构不多。
第二,蘑菇罐头受关税、配额管理的贸易壁垒限制明显,比如,欧盟尽管对蘑菇罐头的需求量很大,但给中国的配额明显不足,使中国的蘑菇罐头在欧盟成员国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第三,受气候因素影响,蘑菇原料收购价格持续上涨,蘑菇原料基地难以保证稳定供应。另外,2004年以来进口马口铁每吨上涨近1倍,空罐成本大幅提高,而蘑菇罐头出口价格难以相应提高,因此不少企业亏本经营。
为减少出口风险,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议:要加大蘑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促使企业与菇农建立经济联合体,保证蘑菇原料质量和长期稳定供应。进一步开拓蘑菇罐头出口市场,及时掌握蘑菇罐头的国际行情,避免国内企业恶性低价竞争,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实现原料生产、罐头加工、外贸出口和国外客户四赢。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变生产工艺,加强蘑菇罐头二氧化硫残留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卫生要求,尽早修改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