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30/09-20-30-62-21002.jpg)
![图片2](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7/30/09-20-50-33-21002.jpg)
易菇网讯:近期一条“香菇工厂化栽培在湖北获得成功”的信息在易菇网、易菇论坛及相关QQ群发布后,在食用菌行业反响热烈,7月29日,易菇网工作人员向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香菇工厂化课题组科研人员于海龙了解到,上海市农科院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探索实现技术攻关,香菇工厂化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香菇起源于我国,人工栽培也是我国最早开始,香菇在中、日、韩以及东南亚市场很大也很稳定。香菇占据中国食用菌出口份额的30%,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香菇总产量达到635万吨,占食用菌总产的22 %,成为产量最高的食用菌品种,近年来我国香菇生产的生物转化率远高于国外。与此同时,2013年香菇鲜品批发价格全年维持在10元/公斤以上,生产效益稳中有升,与工厂化食用菌(如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供过于求、效益下降形成鲜明对比,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市场前景被长期看好。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国香菇产业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产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海龙介绍说,这背后潜伏着三大危机:一是模式落后,产业所能容纳的劳动生产率有限。我国香菇生产仍采用8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模式,每个菌棒的培养出菇周期要经数十次的手工操作,对经验和人工的要求极高,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长期以来对香菇栽培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识,香菇是变温结实菇类,生产需要温差刺激,生育期又长达数月,进行工厂化在经济上不可行,似乎香菇就只能用老方法种!显然这种人海战术已难以适应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二是劳动力新陈代谢跟不上。目前从事香菇栽培的菇农主体年龄在45-60岁之间,年青人更愿意进工厂打工而不愿意再吃苦种香菇,产量始终也不能得到明显提升,10年、20年以后谁来种香菇、如何种香菇?这是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三是食品安全隐患。传统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难以保障食品安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从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唯工厂化生产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