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在县委、县政府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号召下,沂江乡塔下村谢新军、邹清兆等几名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满怀激情回到家乡创业,筹划以家乡的稻草为原材料,规模化种植食用草菇和双孢蘑菇,开辟发展农村经济新途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为种植草菇和双孢蘑菇,他们先后三次到食用菌产业发达的福建古田、漳州和浙江庆元等地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到南昌、长沙、广州、上海等地进行了市场调查,掌握了以稻草为原料种植食用菌的技术。当年,谢新军、邹清兆等人注册了塔峰生态食用菌生产有限公司,并在沂江乡塔峰村一处幽静的山凹处建立生态食用菌基地。走进基地,放眼望去,在各种树木和竹林的掩映中,几栋别具一格的立体出菇房一字排开,备料间、储藏间等附属设施错落有致。该基地共投资380余万元,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其中六栋立体出菇房播种面积可达12000平方米。据介绍,该基地出菇房可一次投料(稻草)180吨,每年稻草利用500吨左右;主产草菇与双孢蘑菇,夏秋高温季节以稻草为原料生产草菇,秋冬低温季节,利用生产过草菇的稻草等发酵料种植双孢蘑菇,年产草菇、蘑菇220吨以上,预计年产值200万元以上,年利润100万元左右。该基地还通过技术培训、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持及保价收购等举措,带动周边农户种菇致富,成为新干发展新型食用菌产业的示范样板。
据新干县农业部门人员介绍说,新干是
粮食生产大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4.8万公顷,年产稻草3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犹如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以往稻草非但没有很好利用,且在稻田就地付之一炬,既浪费了宝贵资源,又污染了当地环境。为引导鼓励更多的群众利用稻草种植食用菌,发展新型食用菌产业,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民间经济组织为纽带,积极发展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自然条件优势为品质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稻草资源与食用菌生产循环往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发展以稻草为主料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截止目前,该县已在神政桥、麦斜、沂江、七琴等地建立利用稻草种植食用菌基地16个,辐射带动群众致富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