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成为房山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区一品”产业,到2013年底,食用菌栽培面积1105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5.1万吨,实现产值4.41亿元,栽培品种20多个,食用菌产业规模居北京市首位,从菌种研发、标准化技术推广、设施规模生产、工厂化生产、加工企业建设、山区特色栽培、废料循环利用、质量安全管理、食用菌文化等方面在全市乃至全国都体现了房山特色,连续四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十强县”、“优秀基地县”等称号,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知名度。日前,房山区种植中心五措施促食用菌产业发展。
一是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推动区政府颁发食用菌专项政策。房山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公布专项产业资金的区县,进一步彰显食用菌作为一区一品农业主导产业优势。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出色完成农业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10多项国家级、市级食用菌重大项目。与首都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通过项目带产业方式,提高房山区食用菌生产水平。
三是开展全方位产业服务。在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的同时整合食用菌产业资源,通过成立房山区食用菌协会、开通房山区食用菌网站、设立微信服务平台等渠道,开展技术、信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升级,工厂化、设施化、特色化等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以首诚农业、格瑞拓普等为引领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产业;以北京市第一家国家级设施食用菌标准园——城关乐义千亩食用菌基地为引领的设施化食用菌产业。在蒲洼、大石窝、河北、周口店等乡镇,利用废弃煤窑巷道、山洞、防空洞、高山林地等特殊环境,实现食用菌反季节生产,形成山区特色栽培产业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建设经验和管理措施,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五是打造“房山菌业”统一品牌。注册了北京市第一家菌种生产经营企业,成为北京市首个食用菌选育新品种鉴定通过的区县。全力建设环境一流、功能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菌业新区,打造房山食用菌产业化新模式,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在全行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