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种了8个大棚,16万袋木耳,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眼下,正是秋耳下地划口摆放的时节,黑龙江省东宁县木耳种植大户石长友每天开着轿车从家里赶往大棚为秋耳种植忙碌着。而在东宁县,像石长友这样的“两栖”农民——冬天住在县城,农忙时开着车种植木耳,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种植木耳富了起来。而这得益于东宁县举全县之力,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核心,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拉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之路。
提起东宁,“黑木耳”不得不提及。该县是“全国绿色农业黑木耳示范基地县”、“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也是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会长单位。依托黑木耳产业,2009年,东宁率先成为全省首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县”,四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稳居黑龙江省第一位,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色产业富民增收的示范样板。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东宁县木耳产业的分量。2013年,东宁县黑木耳生产规模12亿袋,干品总产量5.7万吨,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值36亿元,仅此一项助农人均增收1.71万元,成为全县第一富民支柱产业。
东宁县还独创了越冬栽培、秋春连作、棚室挂袋、春耳秋管等10多项新技术新模式,发明和改进了房式蒸菌锅、多功能刺孔机、新式装袋机等20多种生产机械,建成菌种厂3家、菌包厂29家,菌种的供应能力和菌包的工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培育了德金系列、草优、小密丰等10多个优质菌种,制定了无公害和绿色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被全国各地广泛采用,大幅提升了质量、单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引领产业初步走上了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不断完善了雨润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功能,642个门市全部招满,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个大中城市,2013年黑木耳交易量可达2.5亿公斤,占全国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12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批发市场和集散中心。同时,东宁成立了全国首家黑木耳生产资料交易大市场,入驻企业和经销店140户,经销所有黑木耳生产所需的投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