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记载,年羹尧平定青藏叛乱后,当地土司臣服,向朝廷敬献的贡品中就有这种黄蘑菇,故这种黄蘑菇又被称为“皇菇”。王越剑说,黄蘑菇只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又以那曲黄蘑菇品质最优!和其他蘑菇相比,那曲黄蘑菇不仅味道更鲜美,营销更丰富,最重要的是,每公斤黄蘑菇中癌症克星“硒”的含量高达4.1毫克,远高于普通蘑菇。为此,王越剑给它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那曲黄金菇”。
慢慢的,王越剑(上图左一)开始对“那曲黄金菇”着了迷。白天,王越剑走遍全县各处生长“那曲黄金菇”的乡村。晚上,上网查阅各种与“那曲黄金菇”相关的资料。他发现,当地农牧民大都是捡了几斤黄蘑菇,便零星地站在青藏公路边随机卖给过路人,虽然“那曲黄金菇”品质特别好,但由于外地人不了解,途中只有拉萨等西藏本地人路径那曲时会购买,农牧民有时在路边一站站一天,却也卖不出好价钱。当地,不仅没有统一的黄蘑菇品牌,也没做过集中的宣传,更不没有人想过把他们包装卖到外地去。
经过深入调研,王越剑决定把“那曲黄金菇”产业化经营,并希望此项目成为拓宽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王越剑的想法是:在全县各乡设立收购点,以略高于农牧民街边买卖的价格,集中收购当地农牧民的采摘的黄蘑菇,再通过产品深加工,走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路线,将“那曲黄金菇”的品牌推向全国,甚至国外。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越剑开始联系自己在杭州的朋友们。在向多位朋友介绍了“那曲黄金菇”的功效和目前的现状以及他个人的想法后,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心动了,决定投资“那曲黄金菇”项目。王越剑给项目起了“源藏”之名,有“援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