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从宁波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听到一个好消息,公司与上海农科院合作开展的“废弃笋壳杏鲍菇项目取得了试验成功,宁波毛笋加工企业大量废弃的笋壳有望变废为宝。
走进宁波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废弃笋壳培育杏鲍菇试验车间,只见一个个整齐堆放的菌包上杏鲍菇长势喜人。
宁波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云:我们试验了两个批次,第一次试了300包,代替木渣用的,大概20%。这次试用了1万包,实现毛笋壳全部代替木渣,现在杏鲍菇的长势比较正常,后期管理跟进一下,基本上可以代替木渣。
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起,顺源农业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院合作开展废弃笋壳加工利用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把笋壳进行粉碎、烘干来代替菌袋培养料木渣进行杏鲍菇培育试验。
宁波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云:上海农科院经常派专家来指导的,也去了农科院试验,效果非常好,试了任何菌种毛笋壳都可以用。我们初步核算,烘干粉碎成本应该在每吨250-300元左右,现在外面木渣是500元每吨,可以节约成本8分到1角钱一个包。毛笋就是时间太短,烘干仓储等问题比较麻烦,明年计划加大试验的数量,基本上完全可以代替木渣。
每到毛笋旺产季节,总会出现大量废弃笋壳,这个试验的成功让笋壳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市农林局科教科副科长丁峙峰:这个试验比较成功的,能够完全代替其他的食用菌基质,对我市其他企业有很好的推广意义,把废弃的毛笋壳资源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