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报业网讯: 永城市薛湖镇党委、镇政府以蔬菜(双孢菇)产业升级,基地品位提升,菜农增收为目标,以双孢菇开发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中心,围绕基地建市场、建园区、培育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上下联动、规模种植、培植市场的双孢菇产业新路子。
内引外联,强化宣传。该镇党委、镇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准,通过外出考察论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秸秆丰富优势,选准双孢菇生产作为农民致富的一项新产业、新项目。为提高广大农民种菇的积极性,该镇先后三次召开了由镇、村、组全体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种植大户参加的双孢菇生产工作会议,镇党委成员多次带领村党支书、群众代表统一乘车去夏邑、濮阳、铜山等地参观考察,通过算账对比,实地考察,农民种植双孢菇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2005年春季第一批双孢菇大棚首先在该镇的陈寨村、宋楼村建成,建棚60余座,当年收入120万元,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村辐射。
科技领先,政府扶持。为了保证更多的农户参与双孢菇种植,该镇出台了一系列的扶助政策,规定凡建成双孢菇大棚一个,由政府出面协调支农低息贷款1万元,免去了农民想种菇无本钱的后顾之忧。该镇还向菇农印发了双孢菇技术资料3万余份,并从温州高薪聘请双孢菇生产专家手把手指导农民生产。一年来该镇还举办双孢菇生产技术培训班4期,参学农民达9000余人(次),使菇农很快掌握了种菇技术,确保生产安全、产量稳定、质量上乘。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双孢菇大棚500座。
扩大规模,形成主市场。该镇党委、镇政府为把双孢菇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民快速致富的主导产业,使薛湖由人口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转变,引导更多农户种植双孢菇,该镇从降低生产成本入手,投资100万元在陈寨村建成了标准化的菌种场,向种植户优惠提供食用菌菌种,并进行跟踪服务,扩大加快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开发了草菇、鸡腿菇、香菇等十几个品种。目前,全镇种菇农户已开始进入基地搭棚、备料阶段,据统计,该镇党委、镇政府截至目前已向菇农协调资金达500万元。
目前,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规划设计中,双孢菇种植已掀起高潮,预计2006年全镇双孢菇基地产值达到7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