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二代”联姻成焦点 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如今的仓房村不仅依靠香菇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被评为河南省创新社会管理试点村、新乡市文明新村。
村民黄国庆的女儿前年结了婚,也是淅川的移民,现在自己家开工厂,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现在都抱上了外孙了,家里两个香菇大棚,一年收入10多万呢”这就是黄国庆现在最幸福的生活。
周学文说,现在更多的人是拜托他给介绍对象,并且提出的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家里有香菇大鹏的。”
淅川移民们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融入其中。目前仅周学文介绍成婚的“移二代”们也有十几户。“今年秋天还要有两三家的孩子要结婚呢,有娶本地姑娘的,也有娶移民户的。现在两地的交流已经越来越多,没有人再说我们是移民了。”
周学文带着记者在村子里走家串户,走进一座座香菇大棚,码放整齐的香菇营养袋映入眼帘,香菇大棚内正在自动喷水降温,却见不到有人。
周学文说,“现在是淡季,香菇正在育苗,人都跑出去打短工了。一人能赚两份钱。在家里是香菇大棚的老板,忙的时候还要雇人来帮忙。不忙的时候,就自己出去当工人。”
在淅川时,仓房村村民散居在库区的沟沟岔岔里,交通不便。新村地处平原,四通八达,从县城、省城来的客户络绎不绝,销路不成问题。用周学文的话说,“在这里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想不致富都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