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商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是什么?
刘自强:经过多年培育和摸索,食用菌分会学会了“跳出食用菌行业,看食用菌产业”,更加明确了食用菌分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短板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在未来3~5年中,食用菌分会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管理、渠道建设、资本运作”三个重点上,全力将食用菌分会打造为“内外贸兼修,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整合”综合服务提供商——食用菌产业组织者、引导者——食用菌产业金融资本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探索商会新的服务模式,即把食用菌分会发展成为能够提供各种相关食用菌产业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类似于提供“食用菌全产业链”服务的顾问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是要发展成为食用菌产业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终演变为食用菌产业金融资本服务提供商,用3~5年将食用菌分会打造成为有庞大经济基础的利益团体。
由于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巨变,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沉醉于过去的成绩上,不去学习和运用“互联系思维”创新和变革我们的服务模式,我们终有一天将“温水煮青蛙”死路一条。我们正处于商业模式激变的年代,食用菌分会要不断创新,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成立于2002年,是由一百多家遍布在中国各个食用菌产区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的企业组成的行业组织,会员企业代表了中国食用菌生产、出口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分会主要负责全国食用菌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协调、服务、促进和维权工作。经过多年培育和摸索,食用菌分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在国内外食用菌业界占有一席之地。食用菌分会从一开始干、鲜香菇出口贸易协调,鲜香菇“预核签章”出口管理;2006年日本厚生省对进口食品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我食用菌产品先后多次在日本被厚生省检出农残超标,随着配合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处理农残违规案例工作开展,发现我国食用菌千家万户“小作坊”生产方式有致命缺陷,很难做到食用菌产品“食品安全”;分会工作重心放在食用菌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在国内率先推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并多次组团至日本、韩国、荷兰、德国、波兰、台湾地区等食用菌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并在国内组织各种食用菌国际、国内会议极大地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目前,分会把工作重点放在食用菌深加工,注重发展食用菌生物科技休闲养生产业上,长期致力于中国食用菌产业提升。
分会曾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型食用菌会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成功地策划、组织第一至七届中国蘑菇节;2007年8月在云南楚雄召开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野生菌)大会;2009年9月在南通召开的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201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和2013年8月底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在国内外食用菌业界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