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气象台信息,8月19日上午8点至8月20日上午8点,全县范围出现暴雨,面雨量75毫米,其中黄田、竹口、淤上、官塘、江根24小时降水超过100毫米。
大雨来袭,导致田间严重积水,松源、竹口等乡镇、街道的黑木耳棒被积水浸泡,菇农损失严重。
灾情发生后,乡镇、街道驻村干部,食用菌管理局技术员们,纷纷赶往灾情现场,指导农户开展灾后自救……
在竹口镇的各大耳田中,农户们分拣尚未受到积水污染的菌袋、挖土排水的身影随处可见。
“今天上午7点不到,驻村干部们都已到达灾情现场,统计灾情,指导农户开展灾后自救。”上午8点30分,在竹口镇竹中村的木耳基地内,该镇农技站站长周发民正与驻村干部进行指导。
周发民告诉记者,眼下,黑木耳菌棒刚完成接种工作,菇农将菇棒堆放在田间。由于大雨突然来袭,菇农未能及时清理,导致黑木耳菌棒被水泡淹,面临绝收境地,损失严重。
为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快恢复生产,县食用菌管理局立即采取行动,调配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户开展大雨灾后生产自救,力图将灾情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面对被淹的菌棒,菇农应如何开展灾后自救,挽回损失?
“菇农首先要及时分拣被细菌污染的腐烂菌棒。”据食用菌管理局总农艺师叶长文介绍,被水浸泡严重的菌棒要及时进行返工、重新制作,对于未污染的菌棒则要及时进行排水、消毒,同时要保持菇棚整洁、通风。
据悉,目前,全县食用菌受灾具体数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