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磐安县冷水镇庄头村、占地10多亩的菇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铲车师傅正在把整齐码放的菌棒运往培养棚……“除了夏天有3个月是淡季,其余时间简直忙得不可开交,目前生产订单已排到11月份。”该合作社社长卢良法说。
种香菇效益好,但木屑粉碎、配料搅拌、装袋扎口等前期烦琐的工序让不少农户望而却步,也成为阻碍香菇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现在,这个难题通过工厂化生产得到破解。“这是食用菌发展史上继椴木改袋料栽培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在考察磐安县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示范基地后,省农业厅一位权威专家连连称赞。
目前,菇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投资80多万元,建成3个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投资70多万元,建成一条大型自动化装袋流水线;投资12万元,建成一个可同时容纳1万多袋菌棒的大型灭菌灶;加上土地整理等费用,总投资已达200多万元。该合作社每天可加工1万多袋香菇菌棒,每年可提供商品菌棒300多万袋;大型灭菌灶利用微压灭菌,灭菌时间仅需20小时,且灭菌更为彻底,而采用传统灭菌方法则需要3天3夜。另一方面,由于实行标准化生产,菌棒质量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松紧度均匀、长短一致。该合作社加工的菌棒约60%销往县内香菇种植户,其余销往缙云、仙居、黄岩、台州、丽水等地。近期,韩国一客商要求加工18万袋菌棒,合作社已收到定金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