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等多项荣誉称号,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以优质、高产的优势领跑全国。8月15日,中国·牡丹江第六届黑木耳节与2014年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联袂在牡丹江国际促进会展中心举行,这次大会实现了从地方性洽谈会到省级展会、国家级展会的跨越升级,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产业盛会。
环境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牡丹江生态条件优越,素有“林海雪原”和“天然植物基因库”的美誉。全市现有林地面积3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2.3%,平均相对湿度64%,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水量充沛,年光照2339.8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合黑木耳种植的地区之一,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基料树种分布广泛,为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储备。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食用菌生产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2001年以来,全市食用菌产业年均增长35%以上,增速高于全国食用菌平均25个百分点。当初黑木耳年产量仅为3600吨,而到2013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7.1亿袋(块),总产量1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0,全省的2/3。黑木耳、滑子蘑、猴头菇等骨干品种继续领跑全国,其中黑木耳达到31.5亿袋,产量157.5万吨,占全国的1/4;滑子蘑达到15.8万吨,约占全国的1/5;猴头菇达到7.8万吨,占全国的近1/3。全市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95亿元、实现纯收入43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2822元,带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全省“十一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