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8/22/14-07-04-91-21325.jpg)
树林下养鸡养兔、种植金线莲……近日,记者在南安市多地发现,林下经济如今正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条新路。
这不,在洪濑西林村,一种在龙眼树下种植食用菌的“林菌间作”模式正悄然兴起。
林菌间作龙眼食用菌生长更好
20日,记者来到了洪濑西林村,一大片龙眼林树影婆娑,树林下,一个个黑色拱形小棚引人注目。
“这些小棚都是用来种植鸡腿菇等食用菌的,大概有80亩。”南安龙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进成说。
黄进成说,多年前,他承包了这片250亩的龙眼林,为了给自己增收,他就利用树林下自然形成的潮湿、阴凉环境种植食用菌。
“修剪龙眼树时,留下的枝条,是食用菌栽培的很好原料。而食用菌收成后,留下的废菌包又是很好的有机肥。”黄进成说,“林菌间作”在促进果木生长的同时,又利用了闲置土地。
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低迷,本地龙眼树大部分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品质不高,而废菌包刚好可作为龙眼树的肥料,增加龙眼树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提升果实品质与卖相。黄进发说,“通过‘林菌间作’,龙眼树和食用菌相辅相成、促进生长”。
扣去成本80亩鸡腿菇获利240万
南安龙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5月,现有成员100多名,遍布康美、洪濑等5个乡镇,黄进成利用林下种植“全地下式畦栽鸡腿菇”示范基地250亩,起到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带动周边地区30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
“我们基地只种植鸡腿菇,每亩菇棚产鲜菇约11吨,1公斤鸡腿菇的市场批发价13元左右,亩产值在14万元,扣除成本,每亩最高可获利3万元。”黄进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林下种植的鸡腿菇一般是8月种植,10月采摘直到第二年5月,80亩的鸡腿菇每年能为他带去240万元盈利。
目前,黄进成已培养10万个菌包,正着手请工人帮忙下种。“10月开始收成,届时欢迎市民前来采摘,每斤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