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大工艺
“农民养菌菇大多是‘土棚’,棚体四周是砖头垒砌,或用泥巴堆起来的,顶部为单层的塑料膜,有的是双层膜。”在七河公司新开发的鲜香菇生产基地,三分厂的技术大拿马素华主任向记者介绍说,普通单层棚只有1—5月份可以培养菌菇,6—8月份温度过高,9—12月份温度过低,不便于控温,都不易出茹。普通双层棚两层之间通水管,到降温的作用,但注水过程相当麻烦,费工费力、效率低,夏季气温过高时也无法控制。
“我们的大棚就大不一样了!棚体材料全部为韩国进口,采用日本技术。将传统单层棚、双层棚变为独立的车间培养,能很好地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自动化程度及遮阳、防风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确保了产品质量。”马素华介绍说。
菌菇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每一道流程、每一个工种都有专人负责。据介绍,采用七河公司模式培养香菇,每棚可容20160个菌棒,容量大、单产高,太空包内装苹果木木屑,出菇质量优,特别是培养周期短、出菇快,菌棒一般3天就能出蕾,4—7天后即可采菇,一个周期70天能出3茬菇,最多时一天采上千斤。
大生产大市场
七河公司创造了“国内发菌,国外出菇”的商业运作模式。今年4月,七河磨菇西雅图分公司开始出菇供应美国市场,并一炮打响,七河香菇的品质深得美国客户和消费者青睐,鲜菇销售一直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