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襄州区古驿镇大张村,有一位40岁的中年汉子,正在靠村西口的大棚外,抽检菌种配制质量。村党支部书记陈水明告诉笔者,他就是回家创业的“能人”、摩尔庄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红。
“现在建了几个大棚,效益好不好?”“前期建了45个棚,全部种植双孢菇,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赵文红的弟弟说,一期已投入2000多万元,眼下正在办二期的建设手续,准备再上一批大棚。
笔者在大棚里面看到,棚里的温床分为五层,每层上面都栽培着双孢菇菌种,用土覆盖在上面。技术员告诉笔者,3个月可收获一次,一个棚一年至少采摘3次。
笔者发现偌大的温控操作间,只有两个人在那里忙碌,好奇地问:“人手够用吗?”
“我们每个大棚都采用食用菌智能专用空调,只要调整好空调的温度、湿度等关键环节,就行了。”技术员有把握地说。
在菌种配制现场,赵文红告诉我们:多年前,他在外边闯荡世界,当过小贩、承包过修路工程、做过房地产,渐渐的手里有了些积累。这两年,看到村里不少群众还在为致富无门而苦恼,就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想带领本村的群众尽快富起来。
“2012年底,他找到我谈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是个致富的路子。”村支书陈水明说。
于是,赵文红从“零”干起,到山东学习大棚育种栽培技术、在村里择地建厂、招村民当工人抓培训,两年时间,产生效益。
现在,全村有160多位农民在他的公司打工,旺季达到200人以上,他带领30多户农民致富。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赵文红信心十足地说:“再建200个大棚作示范,开展技术培训,让全村群众学种双孢菇或进厂打工。”
一旁的村支书陈水明一听,高兴地说:“只要你带头,我就全力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