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北炉乡三盛永村计生协会会员、凌源市阔源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颖,几年来,刻苦钻研食用菌生产技术,做大做强了现代化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特色产业。
北炉乡三盛永村是该乡最南端最为偏僻的山区村。前些年,张文颖和丈夫一直靠种植几亩地和打点短工维持着不穷不富的生活,日子过得比较贫寒。2012年,朝阳、凌源两市在该村大搞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她当机立断,巧借机遇,决定专门从事食用菌产业。她选中了本村公路西边一片坡地,经与乡村干部协商,以30年租期租下了本村这片坡耕地。同时,她认真搜集整理有关培育食用菌方面的信息和经验,尤其是关注央视科技讲座和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从中学到了许多食用菌品种、生产、加工等技术知识。
创业办厂就意味着苦和累,这是张文颖最认可的道理。筹建食用菌场地需要租用推土机、装载车,光清理和平整土地就花费了5万多元,接着又建食用菌大棚。她到外地的食用菌生产厂学习考察,跟人家学着干,起早贪晚忙不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的生产小区占地60亩、53栋现代化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紧接着,看护房、加工厂和各种生产设施也相继建了起来。为把事业干好,她索性将原住房和其它物品全卖掉,搬进了食用菌生产小区居住。她表示,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给全村人带个好头。
为了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益,实现科学生产,除认真钻研食用菌有关实用技术外,张文颖曾多次去外地食用菌厂考察,最终在河北省一家专业食用菌厂学到了“真经”。她把学到的知识精心用在生产上,2012年,建棚当年就有了60多万元的收入。到2013年底,先后投资170多万元,年产香菇40多万公斤,年销售额264万元,纯收入110万元。同时安排本村男女劳动力30多人,并优先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12人,保证他们的日工资在80元至100元以上。
谈起今年食用菌生产和销售形势,张文颖十分乐观地说:“今年生产数量有所增长,销售前景十分看好,到今年年底,我这53个食用菌大棚纯收入13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我要把它建成名副其实的北炉乡特色产业龙头。”张文颖培育食用菌收益颇丰,很多村民萌发了培育食用菌的想法和念头。张文颖表示,要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做大做强这一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建成本地一流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扩大就业,同时出技术,帮助乡亲们走上这条新的创业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