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们还是离不开农户的支持。一个人富不算真的富。”8月19日,在龙文区蓝田镇东屿村育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木耳加工厂里,理事长林育艺这样对笔者说。在数十年的拼搏生涯中,最让林育艺念念不忘的还是和乡亲们相携致富的点点滴滴。
一场雨带来了第一桶金
1976年出生的林育艺是个豪爽的人,年富力强。20多年前,他和乡亲们一样在东屿村种起了木耳。
虽然东屿村有着种植木耳的悠久历史,但都是散户,没有品牌,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根本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假如遇上行情不好的年份,亏本是常事。
摸不到经营门道,年轻的林育艺投资失败,被迫远赴深圳打工。
打工中,一场大雨改变了林育艺的命运。一天,林育艺发现他租住地隔壁的空地上晒起了许多木耳。经过打听,林育艺了解到是隔壁仓库里的木耳被雨水浸泡了。精明的林育艺立刻发现了商机,他千方百计找到了隔壁仓库的老板,抓住了这个大买家,和他做起了木耳生意。
一场雨冲走了200多万元
2006年,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林育艺决定回家乡创业,热心的他毫不掩藏创业的想法,带领乡亲们一起干事业。同年,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由林育艺与同村8名白背毛木耳种植、加工、经销大户共同出资创建的漳州市龙文区育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林育艺成立了自己的木耳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