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兑非食用盐曾送质检没有回复
昨日下午,记者与当地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位于高明区沧江工业园杨和园区。从高明大道一路前行,距离海天公司不过两三公里的一座小桥处,右拐进一条泥路上,威极公司就位于主干道约200米外的河堤旁,厂区内设施简陋,办公区域和仓库并排而立,后方是多个发酵池和灌装区。
“我们生产老抽已有很多年,但客户反馈认为口味不太好,就想着进行‘实验性改良’。”威极公司负责人陈裕华对新快报记者称,他们厂区有二十余亩,工人40多名,年产酱油8万多箱,产值有500余万元。对周边数家调味企业来说,规模算是比较小的。为了压缩生产成本,威极公司开始打起了非食用盐的主意。“价格相对便宜些,私盐一般500多元/吨,公盐(食用盐)要900元/吨。”
陈裕华称,3月20日后开始用非食用盐为原料,以1比10的比例勾兑盐水制作草菇老抽。其称,为了保证使用了非食用盐的酱油安全性,曾将勾兑好的盐水送到佛山市质监部门去送检,对方没有回复结果,只给了一份成分标准表。陈裕华根据该表进行自检,包括分别对盐水中的铅、锌、氟等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检验,最后判断“没有超标”。
实验的“成功”让陈裕华等认为这样制造酱油“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开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