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陵川县县城,走陵修路进入夺火乡辖区,路两旁过一段距离就会出现大棚,旁边还竖着“食用菌基地”的牌子。记者心生疑问:“怎么有那么多大棚?”夺火乡副乡长申志国笑着说:“食用菌种植现在是全乡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夺火乡面积24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4%,其中丰富的栎类树种资源是发展食用菌的上好原料,村里一直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然而传统的家户种植,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效益差。2007年开始,夺火乡因势利导,借助片区扶贫开发和县里发展“一村一品”的契机,在全乡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其中,香菇的种植规模最大,去年,全乡已有香菇大棚270栋,菌棒170万棒,年产香菇400万斤,产值2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申志国对记者说:“其实,外人只看到了我们的成绩,没看到这里面的辛酸。香菇种植能发展到今天,真不容易,迈过了技术、管理等多道门槛。”
李永茂是全乡规模种植香菇的第一人,见到他时,他正向工人布置生产菌棒的任务。2006年,长期在外做生意、跑运输的李永茂回到家乡夺火村种植香菇,并成立了陵川县沙六泉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合作社大棚发展到了30栋,参与农户达90户,一栋棚纯收入就达到1万元。李永茂说:“夺火这个地方昼夜温差大,温度适宜,非常适合种植香菇。更为有利的是,我们5月至11月出菇,而邻近的河南由于这几个月温度过高不能生产香菇,咱香菇的销路一点也不发愁。”在沙六泉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周围的村庄也跃跃欲试,琵琶河、水章、凤凰等10个村相继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