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李永茂:一波三折的种菇路


    【发布日期】:2014-08-30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记者 张明明
    【核心提示】:种香菇,制作菌棒是关键,由于缺乏技术,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不少菇农因此放弃了种植。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李永茂于2011年牵头引进了百盛菌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全乡香菇种植户提供菌棒。走进菌棒生产车间,营养、装袋、消毒、接种、发菌等工序按生产线进行,日生产能力达到1万棒。
    w_201408290850365693
      琵琶河村森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景志平在大棚里察看香菇的出菇情况。张理锋  摄
      车出陵川县县城,走陵修路进入夺火乡辖区,路两旁过一段距离就会出现大棚,旁边还竖着“食用菌基地”的牌子。记者心生疑问:“怎么有那么多大棚?”夺火乡副乡长申志国笑着说:“食用菌种植现在是全乡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夺火乡面积24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4%,其中丰富的栎类树种资源是发展食用菌的上好原料,村里一直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然而传统的家户种植,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效益差。2007年开始,夺火乡因势利导,借助片区扶贫开发和县里发展“一村一品”的契机,在全乡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其中,香菇的种植规模最大,去年,全乡已有香菇大棚270栋,菌棒170万棒,年产香菇400万斤,产值2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申志国对记者说:“其实,外人只看到了我们的成绩,没看到这里面的辛酸。香菇种植能发展到今天,真不容易,迈过了技术、管理等多道门槛。”
      李永茂是全乡规模种植香菇的第一人,见到他时,他正向工人布置生产菌棒的任务。2006年,长期在外做生意、跑运输的李永茂回到家乡夺火村种植香菇,并成立了陵川县沙六泉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合作社大棚发展到了30栋,参与农户达90户,一栋棚纯收入就达到1万元。李永茂说:“夺火这个地方昼夜温差大,温度适宜,非常适合种植香菇。更为有利的是,我们5月至11月出菇,而邻近的河南由于这几个月温度过高不能生产香菇,咱香菇的销路一点也不发愁。”在沙六泉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周围的村庄也跃跃欲试,琵琶河、水章、凤凰等10个村相继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