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们正在积极准备黑木耳菌棒,到现在已经有140多万棒,等到9月中旬晚稻收割完毕,菌棒就可以全面下田。”昨日,浦江县杭坪镇大楼村种粮大户张仲义说。
“耳稻”轮作是一种最新的循环农作方式,利用每年9月到来年5月单季晚稻收割后的农田闲置时间,种植一季黑木耳。黑木耳菌棒采摘结束后,废菌棒还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增加土地肥力。
黑木耳的成熟期较快,9月中下旬种植,10月底就可采摘,一直采摘到来年5月。“按照亩产干黑木耳800公斤、稻谷500公斤计算,‘耳稻’轮作模式的亩产综合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每亩可促进农民增收两万元以上。”浦江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浦江县积极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创新科学农作方式,2012年示范引进“耳稻”轮作技术。截至目前,全县“耳稻”轮作应用面积310亩,种粮大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日前,该模式已被列入省首批56个农作制度创新示范模式之一,将在全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