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是“世界梨都”砀山县的一大名产。由于金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很高的药用价值,每年夏天其生产旺季,很多商人便来到砀山集中收购。而在收购过程中,有些买卖双方因彼此熟识,口头约定后便付款,由此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金蝉脱壳,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砀山县一男子竟然用这招行不法之事,坑走了老朋友24万元。
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一金蝉经销商董某委托砀山县男子赖某收购金蝉,由于双方认识多年,董某并未立字据便给对方24万元货款。后来赖某给董某一张所谓的“提货单”和账本,称将所有的金蝉都存放在某个冷库里,到日子便可凭单取货。
到了约定取货的日子,董某到冷库取货,却被老板告知其提货单并非由他开具,且早在20天前,赖某就将金蝉全部取走。
董某随即报警,但是赖某早已不知所踪,警方对其展开网上追逃。时间来到2013年,潜逃4年的赖某终于被宣城警方抓获归案。
面对警方的审讯,赖某竟大喊冤枉,不承认其卷款潜逃的犯罪事实,甚至否认曾替董某收购金蝉。
因双方并未立下任何书面协议,警方走访调查并收集多人证词,认定赖某涉嫌诈骗罪,将其刑拘并逮捕。
近日,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终审裁定,犯罪嫌疑人赖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