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那一堆堆丢弃的菇脚
高中毕业后,陈善明到了供销社。当采购员,承包冰厂,搞中介贸易公司。随着改革开放脚步地加快,陈善明开始干个体,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贩卖食用菌,包括出口韩国、日本。那时,古田的食用菌产品都是用菇帽做,菇脚都被丢弃,田边地头河里到处都是,严重污染环境。
1994年,一个韩国客商因需要大量的切丁香菇做方便面辅料,到福建古田考察,考察期间发现古田人把所有的菇脚都丢弃了,觉得很可惜,因为菇脚和菇帽具有同样功效。在这位韩国客商的建议下,陈善明将菇脚回收,做成成品卖。这样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农民也增加了收入。为此他当年被评为福建十佳杰出青年。1996年他创办古田县吉友食品有限公司,买地建厂,自营出口,当年大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陈善明的企业也不能幸免,1998年亏损几百万。就在这一年,陈善明凭着对市场规律的预测,在种菇农民中诚信的声誉,将农民卖不出去的香菇以半赊半付的形式购回生产。
生意低迷期,也就有了思考、出新的机会。在这期间,陈善明发明了一个梅花模具,将每朵香菇的菇帽上盖上一朵梅花,一朵香菇就是一朵梅花,在碗碟中开放,煞是漂亮。1999年,陈善明抓住机遇,扭亏为盈,悉数还请所欠农民的款项。
生意越做越大,又有诚信的口碑,2003年,被成功招商到武夷山,创办夷山友青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