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法卖蘑菇”的主要内容
一、换思路:从生产型企业到营销型企业
过去的大流通渠道已经发生“拥堵”,无差异化的初级农产品只能靠降价和某些政策抢夺经销商,积压产品再度降价,导致利润率越来越低。以前的生产规模、产品卖相、价格、渠道不再是比拼的唯一参考,终端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思考角度完全不同,他们并不关注企业实力,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产品带来的利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食用菌行业拼产能的后果则是导致产能过剩,销量及利润更是有所下滑,面对不断演变的市场格局,食用菌企业,尤其是走在前面的食用菌企业必须思变——不要再只把如何提升产能放在第一位,而是率先思考营销课题!
二、换品牌:“品牌溢价”大于“产品降价”
“做大品牌”是我们为食用菌企业进行品牌提升的终极目的。比如,我们以前去打豆油,可能涨一块钱都嫌贵,以为消费者对产品利益没有感知,认为所有都有没有差异化。而他们现在愿意为了一个“金龙鱼”的牌子多花几十元而仍不觉得亏,这就是品牌溢价。食用菌行业也是初级农产品,没有差异化,依靠产品降价,不如打造“品牌溢价”。在创意之初,我们必须看到品牌未来的市场价值,找到合适的独特占位!
三、换广告:为经销商争取更多的终端消费者
市场本如止水,想要不沉没,就要不沉默。农产品领域缺少真正的王牌,我们就要打造你所在行业里的“可口可乐”。挖掘品牌最核心价值,洞察消费群最核心需求,深入调查市场竞争态势与行业趋势,为企业现状把脉,我们相信“唯有创新”才能推动未来市场。一个好创意,可以让“哑巴变喇叭”。中国食用菌协会一句“中国菌,世界品”口号打响全球市场;鲜活的惠和优鲜菌吉祥物“优鲜冠军”让品牌形象更亲切;众兴菌业定位精准,品牌形象提升档次。
四、换渠道:为拥堵的大流通渠道向多元化渠道引流
从经销商到终端消费者,深耕优势渠道,强化终端营销推广。(1)渠道扩展:从传统的流通渠道走出来,跨界到各种终端渠道,如商超、餐饮、机关/学校食堂、团购、采购、医院等渠道。(2)渠道深耕:抓住一个优势渠道做好,甚至以绝对优势垄断该渠道。如商超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如品牌宣传,差异化展示、引导消费促销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