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大冶市农业局的扶持,我的花菇致富梦或许没有这么快实现。”1日,灵乡镇红峰村灵祥菇业家庭农场里,刚刚完成机械装袋生产花菇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汪学东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据汪学东介绍,2012年他当选灵乡镇贺铺村村官。去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时,许多村官成功创业的例子让他萌发了自主创业的念头。随后,爱好摄影的他在一次摄影比赛中结识了一名种植灵芝、花菇的村官杨俊峰,对方的创业成功让他选择了种植花菇。
“一直想创业,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汪学东告诉记者,多亏大冶市农业局介绍到生产大户及外地随州考察学习,还聘请花菇专业技术员实地指导生产。
该家庭农场主要是利用红峰村的废旧教室作为菌丝培养室,闲置操场作为生产场所,同时租用了附近2亩农田作为菇架搭建场地,每亩可栽培花菇一万袋,亩产干花菇约3500斤,可实现生产收入约14万元。
“只有培育出了一大批实力强,带动力大的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农业产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富民。”大冶市微生物实验站站长刘先辉表示,大力扶持像汪学东这样的食用菌市场经营主体,是该市农业局“兴产业、富民众”发展都市农业目标的要求。有意向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民朋友可与该站联系,他们将力所能及地提供有关技术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