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记者走访承德县刘杖子乡食用菌产业园区。刘杖子乡坐落于雾灵山脚下,地形狭长,山峦叠嶂,沿着狭长的公路前行,能看到的土地并不多,但可见一排排的香菇大棚沿着山脚而建。据介绍,刘杖子乡共有十个村,其中金厂村、陈家庄村等五个村都发展了香菇产业,成排的香菇大棚已经把这五个村子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刘杖子乡食用菌产业的领头人陈帅是当地陈家庄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因给北京中菌公司送木屑与食用菌结了缘,并从2009年开始陈帅在陈家庄村试种香菇。陈帅试种了许多品种的香菇,其中有一种名为“168”的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种植失败却在陈家庄村种植成功。“168”菇型好,品质好,出菇率高,有市场前景,这使陈帅有了在刘杖子村发展香菇产业的信心。后经当地政府支持和几位领头人的努力,2012年1月,北京中菌公司正式入驻刘杖子乡,注册了承德金历菌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承德县金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当年就建设了金厂陈庄两个基地,规模达到500亩。刘杖子乡有了龙头企业,香菇产业园区的发展走向了正轨。
谈及刘杖子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陈帅说:刘杖子乡全乡耕地面积少,人均不足七分,适合走集约化经营。当地森林付费率高,林木资源丰富,对林木资源有序利用大有可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合食用菌生长。工矿企业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再加上农民增收渠道过于单一,农民渴望家乡就业的心情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