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海产品中毒
为何夏秋季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呢?周亚娟解释,由于贵州属于山区高原省份,夏秋季节也是野生植物成熟的季节,每年6-10月便是植物类食物中毒、毒菌食物中毒以及一些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节。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监管和保护误采误食马桑果、苦坛子等有毒野果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对蔬菜瓜果等食物的储存不当也会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例如,未煮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等。
“一些野生毒菌在外观上与食用菌非常相似,老百姓对毒菌的认识不足,易误采误食毒菌中毒,甚至死亡。例如,牛肝菌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区别非常细微,除了真菌专家普通人很难识别。”周亚娟告诉记者,“很多中毒的人就会说为什么去年吃了没事,今年却中毒了,其实他们吃的根本不是同一种菌。2012年遵义地区就发生了多起将三把菇和鹅膏菌混淆采摘食用的中毒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鲜物流业的发展,今年全省也有1-2起海产品中毒事件。
误食毒菌可大量饮温水
为了避免夏秋季食物中毒,专家建议不要采摘进食不认识的野生菌、野菜和野果,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不吃过期变质的、无证食品以及街头贩卖的凉拌食品和冷饮。
此外,食品加工要煮熟煮透,隔夜食品食用前要回锅热透。
万一误食有毒类植物或者发芽马铃薯引起中毒后,要及时就医,立即催吐、洗胃、导泻等。例如,进食野生菌后数分钟到72小时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或者其它不适,可以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筷子或手指等硬质东西刺激咽部催吐。轻微腹泻可少量服用泻药加快毒素排出。
大蒜验毒菌?不靠谱
在坊间,流传着一种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即在食用野生菌之前先将野生菌放入锅内加入大蒜再高温煮30分钟,如果大蒜变黑则证明野生菌有毒不能食用,反之则是无毒。
专家表示,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大蒜变黑是由于菌类的硫类物质起了反应,而与毒素无关。此外,高温和醋也不能减少或者消灭菌类的毒素,仍然会引起中毒。
“但野生菌里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如果不煮熟也会导致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可食的野生菌也最好煮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