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菇虽然质地脆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但刚开始不被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没有市场的马生贤不等不靠,为了打开销路,他同儿子一起主动上门到泸州城区各大菜市场“自卖自夸”,将做好的袖珍菇菜肴送到酒店、山珍馆请食客们免费品尝。
就这样一月下来,由于袖珍菇味美,质量好,终于让消费者们所接纳、喜爱,批发商更是主动与下签下了长年订购合同,袖珍菇在泸州的市场也随之打开。近几年,袖珍菇成为了泸州市民最喜爱的菌菇之一,这让马生贤乐开怀,现在每天产出的700多斤菌菇中,袖珍菇产量就达400多斤。
流水培育休养生息 防空洞里的“循环经济”
4个防空洞共计上万平方米,常年却只有 10 万余个菌包出菇,在常人看来,这个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对此,马生贤这样解释:“别人认为我是浪费资源,其实是为了让我的袖珍菇‘全年无休’,每个防空洞都能‘休养生息’。”
记者走进马生贤的4个防空洞看到:4个防空洞的菌菇目前只有两个长势较旺,另一个的防空洞的菌包即将出菇,而另一个却空空如也,洞口是洒落一地的石灰。“流水培育菌菇的好处在于一年四季每天都有鲜菇供应市场,同时每个防空洞不到两个月就可得到一次休整消杀病菌,确保了每个洞里培育出的菌菇生态健康。”马生贤说,这便是他的防空洞“循环经济”。近几年,马生贤每年都获得了近40万元的利润。
部门说法
鼓励开发利用防空洞 但不得影响其防空功能
“早期的防空洞主要是响应‘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而建设的,但如今这些防空洞大多已丧失了备战备荒的功能,基本处于废弃状态。如果能利用好这些资源为经济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服务,未必是一件坏事。”蓝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但也规定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不得影响其防空效能”。
对于防空洞外租使用的情况,泸州市人防办也表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人防工程本着谁建谁管,谁使用谁管的原则来开发利用,政府主管部门一般不会干预。另外,只要使用者做到不在坑道内存放和生产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在不损坏防护工程结构的前提下从事非法生产活动,都是允许的。